微信扫一扫
9月8日下午3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近期我国多地发生了聚集性疫情,中秋、国庆假期临近,请问对于人员流动有哪些防控要求?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主要流行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国内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中秋、国庆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
一是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安全有序出行。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三是推广“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积极配合当地完成“落地检”。
四是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份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是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陆路抵边县(市、区、旗)避免举行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国庆假期及前后的防控措施执行时间为2022年9月10日起到10月31日止。后续,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措施。
人民日报记者:当前,许多城市许多地方采取常态化核酸检测,有些地方将核酸检测频次从7天缩短到72小时。请问该如何更好地监督核酸检测机构规范化作业?没有发生疫情的地方该如何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谢谢你的提问。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在核酸检测机构审批准入、人员资质管理和质控质评方面建立了规范的制度体系,实行了核酸检测全流程监管。具体是在严格核酸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规范样本采集保存和转运工作、加大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监督管理力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加密实验室质控质评频次,重点强化核酸检测退出机制的落实。对核酸检测机构实行“红绿灯”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举办主体实行绿灯优先审批。同时,坚决落实黄灯整改、红灯退出机制。地方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上述要求,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对于不同违规情形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核酸检测资质,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处罚措施,保证检测质量。
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并按照第三版区域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做好核酸检测的组织和准备工作。